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email protected]
薪酬和福利的區別是什么?
1.與職工付出勞動的聯系不同:薪酬是與職工的工作崗位,付出勞動的質量、數量、強度、等緊密掛鉤的,是職工付出勞動必須得到的報酬。而職工個人福利則與職工的工作崗位,付出勞動的質量等聯系不那么緊密,有些項目用人單位可以支付,也可以不支付。
2.向職工支付的周期與方式不同:薪酬,用人單位一般須按月直接向職工支付。而職工個人福利則未必按月支付,且可采用報銷等方式支付。
3.向職工支付的形式不同:薪酬只能采用貨幣形式支付,不得以實物形式支付。而職工個人福利則可采用實物等形式支付。
薪酬包括哪些內容?
1.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
2.職工福利費;
3.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
4.住房公積金;
5.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
6.非貨幣性福利;
7.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
8.其他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
薪酬是員工因向所在的組織提供勞務而獲得的各種形式的酬勞。狹義的薪酬指貨幣和可以轉化為貨幣的報酬。廣義的薪酬除了包括狹義的薪酬以外,還包括獲得的各種非貨幣形式的滿足。
薪酬稅前扣除標準是什么?
薪酬稅前扣除有以下標準:
1.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3.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工資福利包括哪些?
我國的福利包括社會福利和員工福利兩個部分,社會福利是指國家為所有社會成員提高物質、文化生活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員工福利是指企業為本單位的員工為解決共同的消費需要而采取的必要保障。根據提供的服務不同,企業對員工福利有以下幾部分組成:
工作日內的休息:包括中午餐的休息、午睡等。
每周休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企業應執行每周工作40個小時的工時制度,企業不得任意延長工作時間,如確實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員工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不得超過1個小時,最長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安排勞動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200的工資報酬。法定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年休假:國家實行帶薪休假制度,員工連續工作一年以上可享受帶薪年假。
探親假:根據1981年制定的《關于員工探親的規定》規定在企業工作滿一年的固定員工與父母或配偶不在一起,又不能用公假團聚的,每年可享受一次探親假。未婚員工探父母假為一年一次20天,而因工作需要兩年探一次,可合并使用延長至45天。已婚員工探配偶一年一次30天,此外,還規定已婚在一起的員工可四年享受一次探望父母的假期,假期為20天,在法定節假日期間探親的,時間不足上述規定的可以補齊,探親期間工資照發,交通費可全部報銷或按照探親假性質部分報銷。
法律規定的節假日:員工的節假日包括元旦、春節、五一勞動節、國慶節、婦女節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節假日。
各種補貼:如企業為員工發放的交通補貼、伙食補貼、住房補貼、特困補貼、服裝補貼、子女教育補貼、水電費補貼、取暖補貼、降溫補貼、洗理補貼等。
修建的各種服務設施:如企業興建的食堂、學校、幼兒園、浴室、俱樂部、電影院、圖書館等。
企業完善福利設施,有助于企業挽留人才,吸引人才,是對員工工作的一種總體報償的一部分。在企業考慮福利制度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將稅后利潤提取一定比例用作員工福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