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email protected]
能定成詐騙罪的情形如下:
1.詐騙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
(資料圖)
2.主觀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3.侵害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
4.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使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法律依據: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1.兩者的法律責任不同。民間借貸糾紛是民事糾紛,承擔的是民事責任。詐騙罪屬于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2.借款人與貸借人在借貸時的相互關系不同。民間借貸關系多發生在相互了解、相互往來的親友之間,借貸關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而詐騙則往往發生在雙方當事人相識不久,采取欺騙的手段騙取對方的信任。
3.發生借貸關系的原因不同。正常的借貸關系中,借款人確實遇到了困難,一時無力解決,才向他人借貸。而以借貸為名實行詐騙的,則往往是編造虛假的困難事實,或以高利息等利益為誘惑,騙取他人同情或信任。
4.借款人是否愿意歸還及不能按期歸還的原因不同。正當的借貸關系,借用人并不否認借貸關系,并表示設法歸還。即使不能按期歸還,往往是因為遇到了不以其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困難。而以借貸為名詐騙財物,則往往表現為攜款潛逃,或是大肆揮霍或賭博,根本不想到歸還。
詐騙罪能緩刑,但是,必須是要有條件的。法律快車提醒您,犯罪情節較輕;有懺悔;沒有累犯的危險;宣告緩刑對其所在社區無重大不利影響;悔改包括自首、立功、全額退贓、積極賠償被害人損失、繳納罰款等,都可能成為緩刑考慮的情節。符合緩刑條件的犯罪分子,有下列情形: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孕婦;年滿75周歲的老人必須適用緩刑。